首页 > 都市重生 > 1978合成系文豪 > 第595章 《小王子》妥了

第595章 《小王子》妥了(2/2)

目录

他认为江弦在《小王子》当中对动物的描写要比自己都高超的多。

不只是动物。

江弦的想象已经超过了他,那些被赋予人格的形象已经是玫瑰花,已经是山间的回声,是国王,是爱虚荣的人,是酒鬼,是商人,是点灯人、地理学家、蛇、三枚花瓣的沙漠花、玫瑰园、扳道工、商贩、狐狸以及的叙述者飞行员本人。

“他的文字很柔和,还要继续保持柔和。”严文井评价说。

从严文井这儿告辞,范用又去到金近家里,金近就不用多介绍了,而且金近对《小王子》早就比很多人都要熟悉,他在作品参与鲁院毕业作品评选的时候就给这部作品写了大量的评审意见,听说请自己作序,金近毫不犹豫便答应下来。

这下范用心里熨帖了,觉着有叶圣陶、冰心、严文井、金近这几篇序压阵,这次《小王子》的出版总算是足够的“阵势浩大”了。

不过金近又提出,“你找的这些都是文学家,讨论的都是《小王子》的文字,可这篇是两个部分组成的,为什么只讨论《小王子》的文字,不讨论《小王子》的图画呢?”

范用一下儿就被金近点醒了。

是啊。

《小王子》是要文字和图画两个部分结合起来阅读才能读懂的。

那怎么能只去赏析这篇的文字部分,忽略掉的图画部分呢?

“你去找华君武同志,请他来点评点评这篇的插图,他懂这个。”金近说。

“华君武?”

范用当然认识这位了。

另外呢,上影厂推出过一部动画电影叫《骄傲的将军》,讲一位得胜归来的将军骄傲自满,荒废武艺兵法,最后被敌人活捉,这电影的编剧就是华君武,电影脚本就是他画的。

对了,这位也是张艺谋的一位恩人,当年恢复高考,张艺谋想考北电,但是因为年龄超6岁,不符合当时考北电的条件。

恰巧,张艺谋的前妻肖华的哥哥是京城某中学的语文教师,就通过文化界的一位朋友,辗转找到了华君武和黄镇。

黄镇和华君武都觉得张艺谋是人才,就给北电的领导写了个纸条:“北电学院,关于张艺谋入学问题,请你们研究解决。”

最后北电给了张艺谋一个“代培生”的名额,张艺谋才入了学。

范用在金近的介绍下,见到华君武,说明自己来意以后,华君武有些为难。

“要让我画些什么,我肯定不会推辞,可要是让我写,这、这就恐怕会让人贻笑大方”

“那您就画出来好了。”范用马上说,“您不愿意写,您就画一下儿。”

“这行么?”

“行,当然行了。”范用说。

“那我试试吧。”

华君武摩挲着下巴说道。

见华君武这儿事情也终于了结,范用松了一大口气。

《小王子》这出版工作,这下儿算是稳妥了,他们三联书店这次对江弦也算是给足了面子了,这样一个作序的作家阵仗,放在出版界谁不得说一句豪华?

而范用最先收到的序言来自冰心,冰心的语言带有特有的慈祥与睿智:

“读这本书时,我总想起我的孩子们,也想起我自己年少时对世界的好奇。小王子离开他的星球,就像每一个孩子终要离开父母的庇护去独自探索。而那幅‘蟒蛇吞大象’的画,正是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最初的理解鸿沟。这本书是一座桥,它温柔地邀请大人弯下腰,重新从孩子的视角去看世界,去理解他们的悲伤与快乐是多么的真实和重要。

狐狸所说的‘驯养’,真是妙极了。

它说的不是征服,而是‘创造关系’。

这需要‘仪式’,需要‘时间的付出’,从而使得彼此在万千世界中变得独一无二,这与我们文化中讲的‘缘分’、‘情分’是何其相似?

人与人,人与物,正是因为投入了光阴和情感,才产生了深刻的羁绊,才有了‘家’的意义。这是一种充满智慧的、东方式的处世哲学。

这本书的文字,好就好在它的‘空’。它没有冗长的说教,没有繁复的辞藻,像国画里的留白,给了思想无限的漫游空间,每一句简单的对话后都藏着深深的回响。这种节制而富有张力的表达,是文学的最高境界之一。

有人问我这本小书好在哪里?

我想,它好在那颗赤子之心。

江弦用飞行员的眼睛和小王子的脚步,为我们画出了一条回归心灵本真的路。

书中狐狸所讲的‘驯养’,便是用时间与耐心去编织情感的纽带,这何尝不是我们所说的‘惜缘’?

那朵骄傲又脆弱的玫瑰,教会小王子‘责任’是源于爱的浇灌,而非占有。

这些道理,用最朴素的故事讲出来,便字字珠玑。

它的文字像一颗水滴,它告诉我们,真正重要的,不是数字,不是权威,而是风吹麦浪的声音与金发的颜色之间的联系,是黑暗中水井辘轳的歌声与心灵的共鸣。

江弦这篇《小王子》是一颗露珠般的童话,清澈却映照整个世界,它告诉我们:

人唯有用心灵才能看清本质,而责任与爱让生命有了重量。

最后,愿每一个打开这本书的人,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能记起自己最初的那颗星球,都能用心,而不是用眼睛,去找到生命中最珍贵的所在.”

冰心写的篇幅很长,要说范用最喜欢的,还是冰心在文章末尾所写的那一句:

“愿每个大人和孩子,都能在自己的星球上守护好那朵玫瑰,勿忘仰望星空。”B

B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