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504)月光下的温度(1/2)
夜幕像块浸了墨的绒布,慢慢盖住幼儿园的尖顶。崔灿灿坐在书桌前,台灯的光晕在《儿童语言障碍干预手册》上投下清晰的圈,她用红笔在“家校沟通技巧”那页画了道波浪线,笔尖悬在纸面迟迟未落。
桌角的银耳汤还剩小半碗,胶质在碗壁上结了层薄薄的膜。她想起下午分汤时,李老师凑过来小声说:“豆豆妈妈在家长群里发了你带孩子们做游戏的视频,说‘崔老师比我们当父母的还耐心’。”那时阳光正好斜斜切进教室,照在豆豆仰起的小脸上,他正跟着“声音火车”的节奏,努力把“d”音发得更脆些。
可此刻台灯下,那点暖意却像被风吹散的烟。崔灿灿翻开笔记本,最后一页贴着豆豆那张歪歪扭扭的画——粉色天空下,三个牵着手的小人。她用指尖摩挲着画里那个扎辫子的自己,突然想起园长办公室里那句“家长是上帝”。原来真心换真心的路上,总藏着硌脚的石子。
手机屏幕亮了,是教研组长发来的技能大赛流程。“语言干预展示环节需模拟真实场景,建议带典型案例视频。”典型案例——她第一反应就是豆豆。可指尖刚要敲下“好的”,又猛地缩回。万一视频里的豆豆表现不如家长预期?万一有人说她利用孩子博眼球?那些被揉皱的晨检表、被拔高的质问声,像细小的玻璃碴,悄悄扎进心里。
“叮咚”,微信又跳出来。是豆豆妈妈发来的小视频:昏暗的客厅里,豆豆正举着塑料喇叭,对着毛绒熊喊“d—u—熊”。背景音里,女人的声音带着笑意:“他今天在家练了一下午,说要跟老师比赛谁发音准。”
崔灿灿的眼眶突然有点热。她点开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豆豆的小脸在镜头里忽明忽暗,喇叭口歪歪扭扭对着熊耳朵,可那个“d”音,确实比在幼儿园时更清晰了。她回复:“进步好大!明天带他玩‘喇叭传声’游戏好不好?”
放下手机,她重新拿起大赛资料。这一次,红笔落在“真实”两个字上。或许小心翼翼防不住所有质疑,但那些真实的进步、孩子眼里的光,不该被藏起来。就像王老师说的,种庄稼哪能怕风吹雨打?
凌晨两点,客厅突然“啪”地暗了。崔灿灿摸黑走出卧室,看见林薇举着手机手电筒,蹲在画架前叹气:“又跳闸了,刚画好的星空全毁了。”颜料管在地上滚了一地,蓝色的颜料溅在白色地毯上,像片没擦干净的泪痕。
“张师傅说这栋楼电路老了。”崔灿灿找出工具箱里的测电笔,“我看看总闸。”她踩着板凳够到电表箱,指尖刚碰到开关,就被轻微的电流麻得缩回手。林薇吓得赶紧扶住她:“别碰!明天叫电工来!”
“没事,老房子都这样。”崔灿灿甩了甩手,重新握住绝缘柄,“以前在家,我爸修电路时总说,看着乱,其实每根线都有自己的用处,理顺了就好了。”
总闸“咔嗒”合上的瞬间,客厅的灯忽明忽暗闪了几下,终于亮了。林薇看着她手背上的红印,突然说:“你对孩子比对自己上心多了。上次你帮乐乐缝破了的书包,针把手扎出血都没吭声。”
崔灿灿笑了笑,没说话。她想起乐乐妈妈接孩子时,指着书包上歪歪扭扭的补丁说“老师缝得比买的还结实”,那时孩子正趴在她肩头,偷偷把颗奶糖塞进她口袋。那些瞬间,像电路里的火花,微弱,却能照亮一小块地方。
可林薇的下句话,像块石头投进平静的水:“但你有没有想过,不是所有人都懂你的好。就像我画了三个月的画,客户一句‘不够亮’就全推翻了。”
崔灿灿没接话。她知道林薇说的是实话。就像豆豆妈妈最初的愤怒,像园长那句“进步慢就是你的问题”,有些伤害,确实来自好心。她蹲下来帮林薇捡颜料管,蓝色的颜料蹭在指尖,像抹不掉的夜色。
第二天一早,崔灿灿在教室门口撞见张师傅。他扛着梯子,正往墙上钉“小心漏电”的警示牌:“昨天忘了说,你们班插座有点松,我换几个新的。”他掀开讲台上的插座盖,里面的电线果然缠着胶布,铜丝外露着,“幸好发现得早,要是孩子摸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