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沟壑出路 > 第1章 (497)园里的“噪音”

第1章 (497)园里的“噪音”(1/2)

目录

初秋的阳光透过康复园二楼的玻璃窗,斜斜地洒在理疗室的木地板上,留下斑驳的光影。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艾草香和消毒水混合的味道,理疗床旁的绿萝垂下翠绿的藤蔓,随着空调出风口的微风轻轻晃动。崔灿灿正跪在软垫上,小心翼翼地帮偏瘫患者张阿姨调整脚踝护具,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浸湿,贴在光洁的额头上。

“张阿姨,您放松些,脚踝再稍微往外转一点,对,就是这样,慢慢来。”她声音轻柔,手上的动作却稳准有力,护具扣合的瞬间,还不忘用掌心轻轻按压张阿姨的小腿肌肉,缓解对方的紧张。

“叮铃——”理疗室门口的风铃突然响了,崔灿灿抬头望去,只见同事林晓梅抱着一摞病历本,踩着高跟鞋“噔噔噔”地走进来,脸上带着一副“我有要事宣布”的神情。她把病历本“啪”地一声放在治疗台上,吓得旁边正在做手部训练的李爷爷手一抖,握在手里的弹力球掉在了地上。

“哎呀,李爷爷您这手劲儿还是不行啊,”林晓梅瞥了一眼地上的球,语气里带着几分不以为然,“都练了半个月了,连个球都握不住,我看您这康复进度悬得很。”

李爷爷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干瘪的手指蜷缩了一下,眼神里满是失落。崔灿灿连忙起身,捡起地上的弹力球,笑着递给李爷爷:“李爷爷,您别往心里去,晓梅就是说话直。您昨天还能把球握稳十秒钟呢,今天只是不小心,咱们继续练,肯定能进步。”说着,她还悄悄朝林晓梅递了个眼色,示意她少说两句。

可林晓梅像是没看见一样,反而凑到崔灿灿身边,压低声音却故意让周围人都能听见:“灿灿,你就是太好心了,对这些老人不用这么有耐心,他们年纪大了,身体机能都退化了,再怎么练也回不到年轻时候。我昨天跟护士长聊天,她说咱们科室这个月的康复达标率要是再上不去,就要扣绩效了,我看啊,都是这些‘拖后腿’的患者影响的。”

“晓梅!”崔灿灿皱起眉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满,“患者的康复情况因人而异,李爷爷有高血压病史,恢复速度本来就慢,我们更应该鼓励他,而不是说这种打击人的话。而且现在大家都在忙,有什么事咱们下班再说行不行?”

林晓梅撇了撇嘴,翻了个白眼:“我这不是好心提醒你嘛,你还不领情。再说了,我看你就是太闲了,每天围着患者转来转去,病历都没时间写。你看我,早上一来就把昨天的病历全写完了,比你效率高多了。”她一边说,一边得意地扬了扬下巴,完全没注意到崔灿灿手里还握着给张阿姨调整护具的工具,额头上还挂着汗珠。

崔灿灿深吸一口气,压下心里的火气。她知道林晓梅一直觉得自己业务能力强,平时总爱说些自以为是、口无遮拦的话,同事们都尽量避免和她起冲突,但今天她实在太过分了,不仅影响了患者的情绪,还打乱了治疗节奏。

“晓梅,我现在正在给张阿姨做治疗,她的脚踝护具需要精准调整,不能分心,”崔灿灿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静下来,“病历我会在午休时间补写,不劳你费心。还有,麻烦你说话的时候注意点分寸,患者们都在努力康复,你的话会影响他们的信心。”

林晓梅被噎了一下,脸上有些挂不住,她哼了一声,拿起一摞病历本转身就走,临走前还不忘丢下一句:“好心当成驴肝肺,我看你这个月绩效肯定要被扣!”高跟鞋的声音渐渐远去,理疗室里的气氛却变得有些沉闷。

张阿姨轻轻拉了拉崔灿灿的衣角,小声说:“灿灿啊,你别跟她计较,她就是那样的人。我们知道你辛苦,也会好好配合治疗的。”

崔灿灿笑了笑,蹲下身继续帮张阿姨调整护具:“谢谢您,张阿姨。您放心,我不会往心里去的,咱们继续治疗。”可她心里却很不是滋味,林晓梅的话不仅伤害了患者,也让她感到很委屈。她每天早早来到康复园,忙着给患者做治疗、写病历、制定康复计划,有时候连喝水的时间都没有,可林晓梅却觉得她“太闲”,还说她效率低。

下午三点,康复园的会议室里召开每周例会。护士长王姐坐在主位上,手里拿着一份报表,眉头微微皱着:“这个月咱们科室的患者满意度有所下降,有几位患者反映,个别护士说话态度不好,影响了他们的康复心情。我希望大家能重视这个问题,患者来咱们这儿是为了康复,我们不仅要做好专业的治疗,还要注意沟通方式,多关心患者的情绪。”

话音刚落,林晓梅就立刻举手:“王姐,我觉得这个问题不能全怪我们。有些患者本来就脾气不好,还特别挑剔,我们稍微多说一句话,他们就觉得我们态度不好。而且我们每天都很忙,要做治疗、写病历、接待新患者,哪有那么多时间跟他们闲聊啊?”

坐在旁边的护士刘婷忍不住皱了皱眉:“晓梅,话不能这么说。患者满意度下降,肯定有我们做得不到位的地方。比如上次,你对李爷爷说他康复进度慢,他回来就跟我抱怨,说觉得自己没希望了,好几天都不愿意配合治疗。我们虽然忙,但基本的沟通和尊重还是要有的,不能因为忙就口无遮拦。”

“我那是实话实说!”林晓梅提高了音量,“李爷爷的康复数据摆在那儿,本来就慢,我提醒他一下怎么了?难道还要我天天哄着他,说他做得很好,让他继续拖慢咱们科室的进度吗?”

“你这不是提醒,是打击!”刘婷也有些生气了,“我们做康复工作,信心很重要。你一句‘进度悬’,可能就会让患者放弃努力。而且你平时说话总是这样,自以为是,觉得自己说的都是对的,根本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上次新来的患者小王,因为车祸导致腿部受伤,本来就很自卑,你却当着大家的面说他‘腿都这样了,肯定以后走路都一瘸一拐’,结果小王当场就哭了,第二天就申请转院了。”

林晓梅脸色一阵红一阵白,她没想到刘婷会当众把这件事说出来。她梗着脖子反驳:“我那是跟他说实话,让他有心理准备,总比以后康复不好失望强吧?再说了,他转院跟我有什么关系,说不定是他自己不想治了呢!”

“你怎么能这么说?”崔灿灿也忍不住开口了,“小王转院的时候跟我说,他觉得在这里得不到尊重,觉得自己的努力都是白费的。晓梅,我们是康复师,不是判官,我们的职责是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不是给他们下定义、泼冷水。你总是说自己忙,没时间闲聊,但真正的沟通不是闲聊,是用真诚的态度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和支持,这比任何治疗都重要。”

会议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大家都看着林晓梅,等着她的回应。林晓梅张了张嘴,想说什么,却又说不出来,最后只好低下头,小声嘀咕了一句:“我又不是故意的,我只是说话直而已。”

护士长王姐轻轻敲了敲桌子,打破了沉默:“晓梅,说话直不是借口。作为一名康复师,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必备的技能。你总是口无遮拦,自以为是,不仅会伤害患者,还会影响同事之间的关系。你看看,因为你的说话方式,咱们科室已经流失了两位患者,同事们也因为要安抚患者情绪,增加了很多额外的工作。”

王姐顿了顿,继续说道:“我知道大家每天都很忙,要处理很多事情,但越是忙,越要注意沟通方式。以后咱们科室每周都会组织一次沟通技巧培训,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尤其是晓梅,你更要好好学学怎么跟患者和同事沟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