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沟壑出路 > 第8章 (495)官道炊烟

第8章 (495)官道炊烟(2/2)

目录

王秀莲点了点头,眼泪顺着脸颊滑下来,滴在枕头上,晕开一小片湿痕。“我也想……可这病,好不了了。”

就在这时,灶房传来“砰”的一声,像是锅盖掉在了地上。李老实连忙跑进来,手里还拿着个勺子,慌张地问:“咋了?秀莲,你咋哭了?是不是姑娘们说了啥?”

王秀莲连忙擦干眼泪,笑道:“没有,是我跟姑娘们说话,想起些以前的事。你快去做饭吧,别让姑娘们饿着。”

李老实将信将疑地看了看三人,又叮嘱了王秀莲几句,才转身回了灶房。崔灿灿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这世间的情意,有时候就是这样,不轰轰烈烈,却能在柴米油盐里,在日复一日的坚守里,变得比金铁还坚固。

过了约莫半个时辰,李老实端着两碗粥进来,粥很稀,能照见人影,里面飘着几粒米和些野菜。“家里就这点东西了,姑娘们别嫌弃。”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

崔灿灿和石雯连忙接过,说了声“谢谢”。粥虽然稀,却熬得很香,带着野菜的清甜味。石雯喝了两口,抬头看见李老实站在一旁,看着她们,自己却没动,便问道:“李大哥,你咋不喝?”

李老实笑道:“我不饿,你们先喝,我再去给秀莲盛一碗。”

崔灿灿看着他转身的背影,想起自己行囊里还有些干粮——那是出发前母亲准备的,有饼子和肉干。她悄悄拉了拉石雯的衣角,示意她把行囊拿过来。

石雯会意,连忙把行囊递过去。崔灿灿从里面拿出两块饼子和一包肉干,走到灶房门口,对正在给王秀莲盛粥的李老实说:“李大哥,这是我们带的干粮,你和嫂子也吃点。”

李老实连忙摆手:“不用不用,你们自己留着路上吃,我们不饿。”

“大哥,你就拿着吧。”崔灿灿把干粮塞到他手里,“我们路上还能再买,你和嫂子身子弱,得吃点好的。”

李老实拿着干粮,眼圈一下子红了。他嘴唇动了动,想说些什么,却最终只说了句“谢谢”。

崔灿灿和石雯喝完粥,又陪王秀莲聊了会儿天。王秀莲的精神好了些,话也多了起来,给她们讲起她和李老实刚成亲时的事——那时候家里穷,连件新衣服都没有,可李老实每天都去山上砍柴,换些钱给她买糖吃;讲起他们的儿子,去年冬天没了,要是还在,该有五岁了……

夕阳西下,官道上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崔灿灿和石雯起身告辞,李老实非要送她们到官道上,王秀莲也挣扎着要起来,被崔灿灿按住了。

“嫂子,你好好歇着,我们下次路过,再来看你。”崔灿灿从行囊里拿出些碎银子,塞到王秀莲手里,“这点钱,你拿着,买点好药,买点好吃的。”

王秀莲连忙推辞:“姑娘,这钱我们不能要,你们已经帮了我们很多了。”

“嫂子,你就拿着吧。”崔灿灿把钱塞进她的枕下,“就当是我们给你和李大哥的一点心意。”

李老实送她们到官道上,手里还拿着个布包,塞给崔灿灿:“这里面是些晒干的草药,治咳嗽的,你们路上要是用得上,就拿着。”

崔灿灿接过布包,里面的草药带着淡淡的清香。她翻身上马,对李老实拱了拱手:“李大哥,多谢了,你回去吧,照顾好嫂子。”

李老实点点头,站在路边,看着她们的身影渐渐远去。夕阳照在他身上,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像一尊坚守的石像。

崔灿灿和石雯骑着马,走在官道上。晚风拂过,带着田埂的气息,也带着那布包里草药的清香。

“你说,王嫂子的病能好吗?”石雯轻声问。

崔灿灿回头望了望那户农家,炊烟已经散了,只剩下朦胧的轮廓。她轻轻叹了口气:“会好的,有李大哥那样的人守着,一定会好的。”

石雯点了点头,不再说话。官道两旁的杨柳随风摆动,像是在诉说着这世间的温情。她们不知道,许多年后,当她们再次想起这段旅程,最难忘的,不是京城的繁华,而是那间土坯房里的粥香,是李老实憨厚的笑容,是王秀莲眼里的泪光,是那段在暮春时节,被炊烟和情意温暖的时光。

夕阳渐渐沉下去,把天空染成了橘红色。崔灿灿勒紧缰绳,加快了速度,枣红马的蹄声在官道上响起,带着她们,朝着京城的方向,也朝着未来的岁月,一步步走去。而那户农家的故事,就像一粒种子,埋在了她们的心里,在后来的日子里,每当遇到困难,每当感到迷茫,想起那段时光,便会生出些勇气和温暖,支撑着她们,继续走下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