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被污蔑(2/2)
看着人群中质疑顾念安的声音如同潮水般一浪高过一浪,陈文清低垂的眼帘轻轻颤动,仿佛在内心深处细细地酝酿着即将涌动的情感波澜。
她微微抿了抿唇,那双平日里清澈如水的眼眸此刻仿佛被一层薄雾轻轻笼罩,再抬眼时,眼眶已微微泛红,泫然欲泣,仿佛随时都会化作断线的珍珠落下。
站在她身旁的同行者,一位身着淡雅长衫的青年,敏锐地捕捉到了陈文清这一微妙的变化,不由得心生关切,连忙低声询问道:
“文清,你怎么了?是身体哪里不舒服吗?还是这喧嚣的环境让你感到不适?”
他的声音温和而低沉,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关怀。
陈文清闻言,轻轻摇了摇头,发丝随着动作轻轻摇曳,如同秋日里随风轻舞的柳丝。
她这才缓缓抬起眼眸,那双含泪的眸子仿佛能诉说千言万语,嘴角勾起一抹复杂难辨的微笑,既有着对过往的怀念,又夹杂着几分无奈与苦涩。
她以一种近乎呢喃的声音,缓缓说道:“林小姐方才所作的那句诗,其实是我老师多年前与一位云游高僧对弈时,于棋盘边随手拈来的佳句。不知何时,竟被林小姐学了去,还当成是自己的创作,真是让人……”
说到这里,她的话语微微一顿,似乎是在寻找最合适的词汇来表达心中的感慨与遗憾。
她的声音虽轻,却清晰地传入周围每一个人的耳中,让原本喧嚣的场面瞬间安静了下来。人们纷纷投来惊讶与好奇的目光,试图从陈文清那略显疲惫却依然坚韧的面容中,读出更多关于这段往事的秘密。而陈文清,则以一种超乎年龄的沉稳与从容,静静地站在那里,仿佛成为了整个场景中最引人注目的焦点。
顾念安一听陈文清那如同冬日寒风般刺骨,又满载着污蔑之意的言语,心中对她的鄙夷犹如被寒风催生的冰霜,又悄然增添了几分厚度。什么金陵第一才女,这名号在她眼中不过是个空洞的笑话,掩盖不住陈文清那颗如蛇蝎般毒辣的心肠。既然对方已然撕破了脸皮,展现出那番不堪入目的嘴脸,那么,顾念安也无需再顾及什么情面与风度了。
面对人群中如潮水般涌来的质疑声,那些声音或尖锐如针,或低沉如闷雷,交织成一片嘈杂纷扰的海洋,顾念安却显得异常镇定。她缓缓提起桌上那支由上等狼毫制成的毛笔,笔杆上细腻的雕刻仿佛在低语,诉说着匠人的心血与时间的沉淀。她的手指轻轻摩挲过笔锋,感受着那份沉甸甸的分量,仿佛是与一位老友重逢,无需多言便能心意相通。
在众人屏息以待的目光中,顾念安轻启朱唇,吐气如兰,随即手腕轻转,在洁白的宣纸上挥洒自如,墨香四溢。她的动作流畅而优雅,如同行云流水,每一笔都蕴含着对诗词创作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短短一炷香的时间,仿佛只是弹指一挥间,顾念安已默写完毕,纸上密密麻麻地排列着十几首名家大师的咏花之作,字迹或遒劲有力,或温婉细腻,每一首都完美复刻了原作的精髓,又融入了她独特的韵味与情感。
面对那些依旧喧嚣不止的质疑之声,顾念安深知,任何慌张的辩解都只会让这些无知的围观群众更加坚信自己是心虚的窃贼。于是,她选择了最直接、最有力量的方式——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清白与才华。那些原本喧嚣的人群,在目睹了这一番精彩绝伦的表演后,渐渐安静了下来,眼神中流露出难以置信与由衷的敬佩。顾念安以她的智慧与才情,成功地让真相浮出水面,也让那些试图用谎言与诽谤掩盖真相的人,最终无所遁形。
顾念安写完后,才施施然抬起眼眸,对着此刻还在装柔弱的陈文清说道:
“陈小姐既然说我的诗作是盗用你师父的作品,那不妨再多背几篇出来。如果与我方才所写有重复之处,那我抄袭之事自然板上钉钉。可若是没有!陈小姐空口白牙污蔑于我的事情,恐怕就不能善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