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重回八五,自助粥火爆了 > 第584章 排队买股

第584章 排队买股(1/2)

目录

三人聊了好久,聊到菜都凉了,又去回了一次锅。

说到苏渺和苏元正来沪的意图,朱国明犹豫着问:

“渺渺,你是大学生,你说这天上掉馅饼的事情,真的能轮到我们平民老百姓身上?这空手就能套白狼?”

苏渺认真的说:“明叔,这不是天上掉馅饼,这是经济,也是国家认可的方式,据我所知,这几年已经有一部分人开始买股票了。”

朱国明点了点头,说:“我确实听说有些人去买了股票,但是我认识一些豫园商场的职工,他们手上的股份不是买的,是单位配的,当时他们还不乐意呢。”

苏渺眼皮一跳,追问道:“明叔,你认识手上有豫园原始股的人?”

“原始股?那是什么意思,我只知道他们给职工配了股份,说分到的都是公司的股东。

当初分到股票的时候还闹过呢,他们觉得一张纸片哪比得上真金白银?还抱怨说这股票是废票,有人甚至低价转手卖掉了。

结果现在听说以后要涨,又当宝贝似的捂着了,卖掉了的通通拍大腿。”

苏元正笑了笑:“这就是人的心理,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总觉得不踏实。

其实我也不完全明白是什么,按我自己的理解,这股票啊,说白了就是公司的'份子',生意好了,自然就值钱。”

朱国明皱着眉头,说:“但问题是,我们普通老百姓哪懂这些?报纸上整天说'股份制改革'、'资本市场',听着就头晕。万一买错了,血汗钱不就打水漂了?”

苏渺从随身的背包里拿出一份《经济日报》,指着上面的一则新闻:

“明叔,您看这篇报道。国家已经明确要发展证券市场,沪市证券交易所马上要正式开业了。这不是投机倒把,而是国家允许的正规投资渠道。

不过股市有风险,购买需谨慎,的确要好好研究,再根据自家的经济情况来进行投资配比。”

苏渺没有说出口的是,朱国明刚才所说的“豫园”,可是了不起的“老八股”之一。

一经上市便开始风靡,缔造过多个纪录,九二年“豫园”股价破万,创下我国证券交易史上的天价,被誉为“中华第一股”。

因为上交所显示屏的最大单位只到千位,当时甚至无法显示具体数额。

不过现在,“股票”的概念还没有普及开来,早期的股民做投资方式可能简单,了解也很片面。

但此时却有一种自信的力量和面对未来的勇气,而他们的勇气也的确得到了应有的回报。

晚上,苏渺躺在床上睡不着,满脑子想的都是股票,按她的想法,更倾向于买“豫园”,毕竟之后的涨势摆着呢。

她觉得自己来得有点迟了,八八年发行100元/股的原始股时无人问津,卖都卖不完只能给职工配股。

之后的一段时间,在证券柜台仅有零星交易,日均成交量不足10手。

经过两年的发酵,基本上原始股大多掌握在职工和部分机构手中。

而现在是上交所成立前夕,已经有不少嗅觉敏锐的原始股东锁仓了,实际流通股不足总股本的10%,普通投资者很难买得到。

不过,先不管买不买得上,她都得先去看看,能买到什么是什么,毕竟现在买什么以后都能疯涨,只不过出手的时间不一样而已。

天才蒙蒙亮,朱国明就带着苏渺和苏元正出了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