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6章 折中(1/1)
“不过那块刚批给部队当基地,咱作为军属可以保留房子,只是一时半会儿不方便过去。
这边住着也方便,离供销社、百货大楼都不远,喉头还有个菜市场,十里八乡的农户自家有多余的米粮、蔬菜、猎物啥的,都允许自由买卖。
有回清清跟着丰美去市场买菜,有幸认识了老杨叔。”
“说起老杨叔一家,那可真是----”宋大成忍不住伸出大拇指赞叹,可内心又为他们的遭遇叹息:“他的八个儿子在抗战时间先后入伍,最终却一个都没回来。
白发送黑发人的无奈,好不容易养大的孙子又主动应征入伍,只是老天爷最终还是没有眷顾着老两口,孙子也战死沙场。
不忍孙媳妇儿年纪轻轻守寡,他们出钱出力给她寻了好人家,将所有的苦楚留给自己,日子过得皱皱巴巴守着最后一丝血脉,可这孩子最终还是走上了父辈的老路。
满门忠烈的背后就独留两个年近八旬的老人,他们一直都在不断地失去,老夫人的身体也垮了。
为了离开伤心地,老爷子最终接受了组织的照拂,带着老妇人来这边定居,为了给老妇人挣医药费,他起早贪黑伺候庄稼,挑到城里换些银钱。”
每每说起杨家,宋大成都忍不住肃然起立,那祥听着也不觉红了眼眶。
抗战年代,这样的故事比比皆是,可随着时间的流逝,普通人一点点淡忘,过回柴米油盐的平凡生活,可被忽略的家属,类似两位老人失子的剜心之痛,一辈子又怎么能忘得掉!
“清清与老杨叔一见如故,交谈后就决定按市场价包下他们家的菜,免去他来回奔波之苦。
后来一来二回两家接触久了,我们就按每个月三块钱直接包了地,翻地、播种啥的我们自个儿来,麻烦他们就近照看下,日常他们老两口的口粮我们也包了。
我们隔两天过去一趟,捯饬捯饬田地顺便拿个菜,正好解决了咱没有地、买菜难的问题。”
宋大成没说他们做的事对杨家的帮助,而是只道自家占了便宜这样的心胸让那祥刮目相看。
“刚你问房租,你的意思我大概也能猜到,咱两家人能聚在一起不容易,收多收少推来推去也难看。
既然你叫我一声大哥,今儿个我就做个主,这房租咱就不提了。”
“这怎么可以!太少-----”那祥一听这话立马急了。
“你先别急,听我说完。”宋大成早有预料般伸手将人再度拉回来坐下:“你就出这三块钱的菜钱抵每个月的房租,既不伤两家的交情,也能帮衬杨家一把,给孩子们积福。”
那祥闻言先是一愣,随即眼神不至于的转向正屋的次卧方向,那里有他的闺女和外孙、外孙女。
身为长辈,谁不想给小辈积福保平安,宋大成的话让他无法反驳。
“至于粮食、买肉买蛋这些----”宋大成说着想起另一件事,忙一脸正色耐心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