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明诚回忆录》(八)(1/2)
彼时,我尚不知太子殿下同小玉衡一样,亦为女扮男装。
自也不会往陛下是在为小殿下铺路方面去想,只当是看在知意那丫头是曾为皇后医治的情谊上,特而许之。
大军出征前,城中亦有些流言蜚语传入我耳。
只道季大小姐所组之队,名为女兵,实则只是女医的护卫,也就名头上叫得好听......
我并不否认这一事实,却也未特意派人遏制蜚短流长。
比起这些鸡毛蒜皮,与将士们升帐议事才是眼前之重。
毕竟,季流筝若想在军中真正拥有微毫之地,亦非全然没有可能。
只是我身为主将,有的话并不能明说。
桥已架好,余下就得看登桥人的能力,可支撑走多远了。
至于个别将领私下议论,女子到底是女子,总归不如男人。
这让我怎么说呢?
我可是太清楚女子如不如男了......
首先抛开小玉衡不谈,我谢家其他巾帼,亦是个个不让须眉。
我祖母,以前在江陵搞学院,现在在上京和皇后一起搞。
我娘和二伯母经商,那是赚得盆满钵满,叫江陵多少商贾之家的男掌事人自愧不如。
唉,他们不懂,不懂身为谢家男儿的压力有多大。
亦不懂有些人寂寂无名,并非人不行,而是从不曾拥有资格。
就像东匈奴王不懂,夫余国君为何放着好好的一国之君不当,率国投降大梁。
他本以为,我军也就和西鲜卑连兵,顶多两面之势。
两面尚抵抗不了,三面更是节节败退。
他率残部一路北逃,我率兵一路北追。
他逃,我追,他插翅难飞!
东匈奴王逃亡期间,数次派使臣前来和谈。
“我家大王说了,只要将军同意退军,现被打下的城池尽归梁国。”
“另还有楚天辰曾带走的梁国国库金银,剩余部分亦可归还。”
这叫什么话?
好像东匈奴王不同意战败城池归大梁,还能拿回去似的......
至于废帝十几年前,跑路时带走的财产。
除老匈奴王在世时挥霍的,余下乌孙与东匈奴王平分。
乌孙那边所剩就不多,且东匈奴近年来,需年年面对我国与西鲜卑的军事骚扰,军费开支巨大。
其以游牧为生,畜牧备受打击,又不与我国通商,总得想办法从别处买粮。
如此一一算下来,又还有多少可剩?
更何况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带不去。
就算藏匿某地,也总有一日能够发现。
是以,和谈是不可能和谈的,只有他亡!
不仅因大梁壮大成为陆权国,需要东匈奴的国土。
亦因其曾犯下的罪孽——老匈奴王在世时,东匈奴王为表现自己,率兵南下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还曾屠城一座。
尚是人否!
此等嗜杀之徒,当人人得而诛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