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重生 > 替嫁被判流放,反手坑仇家上路 > 第1764章 勘察遇到阻力

第1764章 勘察遇到阻力(2/2)

目录

季宁看着整装待发的队伍,尤其是那些高大神骏的战马和精良的装备,眼睛亮晶晶的,拉着季如歌的衣角:“娘,我以后也要去勘探!”

季如歌低头看她:“等你长得足够高,本领足够强的时候。”

凤昭则更关心实际问题,他仰头问父亲:“爹爹,你们带的干粮够吃吗?遇到下雨怎么办?地图画得详细吗?”

凤司瑾耐心解答儿子的疑问,心中欣慰。儿子心思缜密,像季如歌。女儿胆大敢闯,像……嗯,也像季如歌。

先遣队消失在道路尽头,带着北境的期望,奔向西方连绵的群山。

等待先遣队消息的日子,北境内部并未闲着。

格物院改良的新型犁具开始批量生产,并优先配发给位于边境和山地的新垦农庄。效果立竿见影,原本难以开垦的坚硬土地变得顺从,播种面积得以扩大,农人们欢欣鼓舞。

新配方水泥的应用则更为谨慎。首先被用于加固几处关键边境哨卡的墙体和平整哨卡内的地面。

坚固度和耐候性远超以往的泥坯和石块,哨兵们的生活和值守条件得到改善。接着,一座采用新水泥和钢结构(来自改进的炼铁术)的新型粮仓开始动工建造,其设计容量和防潮防火能力都远超旧式粮仓。

这些实实在在的进步,让北境民众对官府的信任度和支持度进一步提升。当官府宣布下一步计划修建通往更偏远村落的硬化道路,并征召民夫时,报名者踊跃。

孩子们也在成长。季宁的武艺启蒙进展顺利,季星洲对这个外甥女的天赋和毅力颇为惊讶,教授得更加用心。凤昭则开始系统性地学习文字和算术,先生夸他悟性极高,一点就通。他依旧喜欢往工坊和律所跑,安静地观察和学习。

数月后,先遣队的第一批信使终于风尘仆仆地返回了万福村。

带回来的消息喜忧参半。

好消息是,古道遗迹确实存在,部分路段稍加修缮便可利用,并非全程都需要开山凿石。

而且,他们成功接触到了两个位于古道沿线、规模较大的部落。

其中一个部落对重启商路表现出浓厚兴趣,另一个部落则态度暧昧,但并未敌视。

坏消息是,古道中段地势极为险峻,有一处被称为“鹰愁涧”的深谷,原有的木石栈道早已朽坏殆尽,想要打通,必须架设新的桥梁或开凿隧道,工程难度和耗时都将远超预期。

此外,西部山区气候多变,环境比预想中更恶劣。还有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信使提及,在更西的方向,似乎存在一股不明势力,活动频繁,但未能探明具体情况。

凤司瑾将勘探报告详细呈报给季如歌和长老会。

议事堂内气氛凝重。鹰愁涧的工程难度和那股不明势力,像两片阴云笼罩在计划之上。

目录
返回顶部